灌漿料與設備底板的有效接觸面性能是指灌漿料與設備底板之間的粘結性能和緊密度,它對于確保設備底板的穩(wěn)固支撐和傳遞荷載非常重要。以下是評估灌漿料與設備底板有效接觸面性能的一些常見方法:
粘結強度測試:進行粘結強度測試以評估灌漿料與設備底板之間的粘結性能。這可以通過剪切粘結強度測試或拉伸粘結強度測試等方法來進行。測試時,將灌漿料與設備底板進行粘結,并測量其粘結強度。較高的粘結強度表示較好的有效接觸面性能。
1.緊密度評估:評估灌漿料與設備底板之間的緊密度。這可以通過觀察灌漿料與設備底板之間是否存在空隙、裂縫或松動等情況來進行。良好的有效接觸面性能應表現(xiàn)為緊密無空隙的接觸。
2.表面處理:在灌漿料施工之前,對設備底板進行適當?shù)谋砻嫣幚?,以提高灌漿料與底板的粘結性能。表面處理可以包括清潔、打磨、除塵、涂覆粘結劑等步驟,以確保底板表面光滑、干凈,并提供良好的粘結條件。
3.施工工藝控制:在灌漿料施工過程中,控制施工工藝以確保灌漿料與設備底板之間的有效接觸面性能。這包括控制灌漿料的澆筑方式、澆注厚度、充填均勻性等。正確的施工工藝可以提高有效接觸面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具體的有效接觸面性能評估方法可能會根據(jù)不同的應用和要求而有所不同。因此,在進行評估之前,應參考相關的標準、規(guī)范或項目要求,并確保按照正確的方法進行測試和評估。如果您不確定如何進行評估或需要更詳細的信息,建議咨詢相關的專業(yè)人士或技術支持。
有效承載接觸面 (EBA) 就是灌漿層的上表面與設備底板實際接觸的面積與設備底板面積之比,以百分比的形式表述。對于高性能灌漿料而言,也是極其重要的性能指標,直接反映高強無收縮灌漿料與設備基礎板接觸的程度,目前只有國外的個別供貨商 ( 如美國的五星公司 ) 提出這一個概念,國內剛剛認識到這一性能。若接觸面比較低,會造成應力集中,對設備的危害較大。
《耐化學腐蝕聚合物灌漿料的流動性和承載面積的試驗方法》 (ASTM C1339) ,給出聚合物灌漿料有效接觸面積的測定方法。參照此方法,我們自制船型模,見圖 3 所示,上鋼板尺寸 150 mm × 600 mm ,厚 10 mm ;上下鋼板間隙為 50mm 。將拌和好的灌漿料從一側倒人,直至從另一側溢出為止。 24h 后取下鋼板,觀察灌漿層上表面,與標準圖樣進行對比,確定有效承載接觸面。幾次的試驗結果表明,高性能沈陽灌漿料同兩家國外的產品的 EBA 都在 95 %以上,而國內的產品的有效接觸面都比較低。
有效承載面的大小,主要與灌漿結束后表面氣泡量和豎向膨脹率有關。當表面富集大量的氣泡時,就會形成氣泡空穴,極大地降低了有效接觸面;如果膨脹率太小,會導致空鼓,因而要求有比較高的塑性膨脹,在水化的塑性階段就形成密實接觸。因而塑性膨脹對有效接觸面的高低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